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美帝为了独霸资源,处心积虑炮制人口爆炸理论并执行人口清除计划

    信息发布者:一介书生2
    2023-08-05 11:51:14    来源:昆羽继圣   转载



    2013年,好莱坞上映了一部惊悚的科幻犯罪影片《人类清除计划》。该片讲述了2029年全球人口激增,不堪重负,美国政府为了降低人口数量,特意颁布法令,允许“12小时任何犯罪”的故事。在这12个小时内,抢劫、杀人、放火、强奸等等恶行,皆被视为“临时合法”,因而全球暴乱,人类互相屠戮,可以说,整部电影弥漫着一片浓浓的血腥味。



    看完这部电影,不禁要问:人类自相残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显然,通过电影的描述不难发现,自相残杀的本质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便是维护美国的永恒与强大。在影片中,经过多次杀戮,除了白人以外,其余人种,包括黑人和亚裔在内的其他所有人,全部为了维护“白人至上的永久统治”而死亡,无一例外。



    这样的隐喻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的。



    更多的人可能会被好莱坞粉饰的多重手法所迷惑,只看到“暴力危机”产生的所谓根源,——人口爆炸。也就是说,电影在表层向公众传达的意思就是,地球人口不能太多,太多的话将会出现各种危机,甚至将来为了争夺资源而“自相残杀”。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严重后果”,请支持并配合“我们”执行人类清除计划吧!



    让我们回溯历史,穿越时光与尘埃,看看这“人类清除计划”的前世今生吧。



    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济贫法》修正案——《新济贫法》。该法案规定,英国政府将停止向游手好闲的失业人员提供生活资料,转而将其统一送往收容所或者学习机构学习技能。



    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当时的英国政府还很“仁慈”?



    然而,此举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保证穷苦民众“不再浪费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从而见节省下来的资金、资源以及生产资料全部用于富裕阶层的“财富生产”。贫苦民众一旦入驻收容所或相关学习机构,便不被允许生育和繁衍后代,哪怕是伉俪夫妇也不能居于一处,只能在规定时间、规定的地点见面,时称“穷人的巴士底狱”



    这种做法被后人视为“人类清除计划”的最初来源。



    在许多白人精英看来,“劳苦大众”数量巨大,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社会因素,所以为了保证社会稳定,他们决定制定计划,消灭穷人,而不是消灭贫穷。



    1949年,杜鲁门决定了一项针对苏联的冷战计划,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便是对非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地区进行“援助”。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援助从来都不是无偿的,而是附带着苛刻的政治条件。在诸多政治条件中,其中有一条便是要求这些受到援助的欠发达地区“控制人口”,例如,对特定地区的女性实施绝育手术,以此来减少人口的增长。



    英国有位白人数学家提出了一个“消灭贫穷”的建议,那便是让穷人绝育。



    英国政府对此深以为然,也将本国的穷人集中起来,每天只供应极少的食物,却让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男女分区严格管理,男女老死不相往来,自然生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对如何控制世界人口非常感兴趣,他是这方面的狂热支持者。1952年,他自掏腰包,创办了人口理事会,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问题。其言行继承了洛克菲勒家族的特点,曾四处宣扬白人优越、穷人该死的理论。为了引起“重视”,他还曾公开表示,倘若人类的人口问题得不到控制,其危害性不亚于核武器。



    这位老兄不但要求巴西等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去做绝育手术,还曾在加勒比海地区,进行过控制人口增长的试验。此外,他更是主导并炮制了一份“人口增长与美国未来委员会”的报告书,选择性地列举了一大堆资料用以说明人口增长的负面影响,共计186页。这份报告对美国政府的后续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2年,时任美国人口顾问巴尼特也提交了一份报告,请求美国政府增加对外援助,以便提升对他国人口增长方面的约束力。



    彼时,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口正逐年稳步增长,由此引发了美国政府的担心。美国财阀与精英阶层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优质自然资源不应该被浪费在贫苦的蝼蚁身上,而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为己所用。



    如何为己所用?



    那当然是开动绿币印钞机,用几乎没有成本的绿花花的纸币去“收购”别国的优质自然资源。



    1967年,美国国会山的老爷们开了个会,专门为此立法并提出,加大对外援助力度,让欠发达地区在接受援助时承诺采取措施并配合行动,减少当地民众生育的可能性。



    只通过美帝政府一个渠道显然力度还不够,于是,许多国际性组织和机构就被充分地利用了起来,往往打着“某某医学、医疗项目”的名义来从事有关控制人口的研究。



    1969年,尼克松上台执政。此时,美帝国内对于人口爆炸问题的造势,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举国上下,开始对世界人口增长展开了激烈讨论与争辩。



    世界末日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埃利希专门出版了一本书,名曰《人口爆炸》,他在书中宣称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就是环境污染、死亡率增高、人类平均寿命减少的元凶”,危言耸听地预测,至1989年,全球将有40亿人死于饥饿。



    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所“担心”的这一切并未发生,但保罗·埃利希却拒不认错,一再坚称自己是对的。



    这个套路不禁让人联想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叙利亚的“化学武器”。



    基于保罗·埃利希的理论,他认为,全世界的人口不能太多,总量应该控制在5亿左右。对于美国来说,最佳人口数量则是1.35亿。也就是说,美国人口应该在全世界占比达到大约27%。



    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农业部长巴茨等人,都是人口控制论的忠实拥趸。



    正是在这些人的联袂推动下,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并以此为条件,十分慷慨地为对方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



    对于接受援助的对象,基辛格曾赤裸裸表示:要么饿死,要么绝育。



    尼克松获得连任后不久,就以洛克菲勒三世的报告书为蓝本,全面阐述了人口控制对于美国的意义。而美国也决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对世界人口进行控制。



    此时,一个名叫休·摩尔(1887-1972年)的广告推销员恰逢其时地出现了。



    此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业经验丰富,曾担任堪萨斯城《改革报》、《包装人》以及多家出版物的广告推销员,在哈佛大学就读的第二年,就十分罕见地被提拔为广告经理。后来,摩尔带着反人口宣传的使命离开了广告业,开始经营一家迪克西杯公司,但他从未放弃过对于广告的兴趣。



    据说,摩尔曾阅读威廉·沃格特《生存之路》一书,并受此启发和影响。看了这本书,摩尔相信人口增长将导致战火蔓延、财产充公以及其他灾难的发生。于是,他便行动起来,利用金钱和权力来影响人口言论与相关政策。



    1954年,摩尔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并开始公开宣传,其标题为令人惊悚的“人口炸弹”。



    这个策略大获成功。



    1961年5月,《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呼应这种宣传的文章,题目修改为“人口爆炸”。



    保罗·埃利希在1968年出版的《人口爆炸》一书时,专门询问摩尔,能否借用这个标题作为书名。摩尔十分高兴地表示了支持,并助其登上美国当时大红大紫的电视节目“约翰尼·卡森今夜秀”,对人口问题加以宣传。



    为了达到目的,摩尔还组建了一个自筹资金的组织“休·摩尔基金会”,并雇请“最优秀、最聪明的公共关系人员、消费动机专家、广告专家、社会学家”为这场“永不言败的运动做出贡献”。



    1967年,摩尔的基金创建了一个名为“遏制人口爆炸运动”的机构,并请出著名的前烟草广告大亨艾默生·福特担任主席。该机构制作的第一个广告措辞严厉,暗示人口增长如果继续不受控制,你可能会被打劫!



    除却摩尔基金会和“遏制人口爆炸运动”外,摩尔还支持、领导和创立了其他几个反人口组织。摩尔在担任人类进步协会主席时,还特意将该组织更名为“自愿绝育协会”,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兼多职的摩尔还是人口资料局主席,领导智囊团致力于支持与人口和健康有关的“循证政策”。此外,他还担任过国际家庭生育计划联合会副总裁,直到1972年去世。



    时至今日,摩尔创立并参与领导的这些组织仍然存在,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公共政策和大众舆论,例如,波特兰的耸立在路边的绝育广告。



    摩尔的一系列行为,对自己的好友小威廉·亨利·德雷珀少将(曾参与“马歇尔计划”)产生了直接影响。而德雷珀少将又对尼克松产生了重大影响。



    摩尔在军方人士扎堆的德雷珀委员会成立的次日,便给德雷珀少将发了一封措辞冗长的电报,其中声称:“你们的委员会如果不研究人口爆炸的影响和后果,就是在玩忽职守。”



    因此,德雷珀委员会提出了三项建议,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建立遏制人口增长的计划,增加对妇幼保健项目的援助,支持人口控制方面的研究方案。



    很快,尼克松便在人口游说团体的影响下,设立了一个人口办公室。在尼克松执政期间,美国政府还委托编写了一份新的报告,而这也成为美国人口政策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报告之一。



    实际上,不仅是尼克松,就连尼克松的前任、美帝第36任大统领林登·贝恩斯·约翰逊也受到了德雷珀的影响。



    1965年,德雷珀与摩尔合作,在华盛顿共同创立了人口危机委员会(该委员会后来更名为国际人口行动组织),并联合人口机构的其他成员,着手致力于修订“粮食换和平”法案,向那些接受援助并采用人口政策的国家提供额外资金。



    与此同时,摩尔通过广告轰炸的方式,开始大肆渲染人口威胁,并将援助的成功与人口控制联系起来。1969年,摩尔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标题为“人口爆炸抵销了对拉丁美洲援助的效果”。



    身为大统领,约翰逊对人口与援助的关系笃信不疑。他曾在与一位印度饥荒问题专家的通话中表示,“我不会在那些拒绝处理自身人口问题的国家身上浪费对外援助”,——言下之意便是,由于印度存在严重的人口问题,美国应该暂停对印度的援助。



    于是乎,在此后的十年间,为了得到美帝的国际援助,印度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强制绝育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大约有1000万女性被强迫绝育,此举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不过,反抗并未取得最终效果,相关行动仍旧得以继续进行。



    1983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评估后认为,印度人口计划“卓有成效”,并为该国颁发了奖项,以资鼓励。



    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委托编写了一份绝密报告,并以“基辛格报告”或者“基辛格秘密报告”来代称。



    二者推出了《世界人口有害论》,并称:



    “世界人口处于无节制的增长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苏联等东方国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美国的农场已经接近饱和生产状态,欧洲地区的农场只能供养一个大洲。这就意味着,持续增长的人口将要消耗本该属于美国国民的资源。”



    彼时,尼克松委派国务卿基辛格秘密组建了一个属于最高机密的科研小组,在全世界各地暗暗活动,长期跟踪评估并记录人口增长对美国的安全以及海外利益的影响。



    《世界人口增长对美国安全及海外利益的意涵》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数量过多的“劣种人”,严重妨碍美国获得充裕的、廉价的原材料,必须除掉这些高速增长的(垃圾)人口才能保护美国的利益。



    为了达到相应目的,美帝提供的援助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不再局限于见效缓慢的教育方式,而是新增并细分为五大领域,其中包括计划生育、食品和营养、转基因、疫苗、教育等等。



    美帝在鼓吹控制人口时,还以当时的36亿人口为基础,设计了所谓的最佳生育率、生育线和更替生育率,并将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巴西等国定为最急需人口控制的国家,美其名曰“十三国优先”。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罗列数据时,美帝用以区分自己和其他地区的名称简单而粗暴,就以“富国、穷国”来划分,没有别的标准。



    美帝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妇女节育工作,在鼓励她们堕胎的同时,却制定本国法律,严禁堕胎、严禁将纳税人的钱用于节育,一副赤裸裸的“双标”嘴脸显露无疑。



    1975年,时任总统福特将上述报告定为基本国策,并改称为《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仍为绝密。



    《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200》指出:



    “美国经济将越来越需要来自国外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大量矿物(…)这一事实使美国更加关注供应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只要通过降低出生率来减轻人口压力,能够增加这种稳定的前景,人口政策就与资源供应和美国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这份报告认为,人口无限制地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消耗了美国发展所需的资源,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遏制。



    报告还详细讨论了在执行计划时,如何利用非政府组织和外国组织来提供掩护。



    此外,美帝将粮食当作武器,在对外进行粮食援助时,向对方提出必须达到的节育条件。而节育的程度,将直接影响所获得的援助的多寡。



    由于联合国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因此美帝又通过联合国这个组织,将有关人口的项目,向全世界进行宣传和推广。



    1991年,14岁以上的巴西女性,大约将近一半接受了永久绝育。



    20世纪90年代末期,超过46%的巴西女性面临生育危机。彼时,巴西国内的各种绝育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超过1.2万家,这些机构的背后无一例外都有美国资本的身影。



    有人说,克林顿政府解密了当年的资料,因为美国人口下降,被当初的人类清楚计划政策反噬,所以美帝放弃了当初的政策。



    事实果真如此吗?



    2023年7月14日,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一所大学发表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演讲时,表示:



    “如果我们投资清洁能源,投资电动汽车,减少人口,我们的孩子就能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



    一不小心就下意识说出了“减少人口”,急得白宫赶忙纠正:是减少污染。



    仔细研究美国的人口政策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其目标从始至终并未改变,只是多管齐下,利用病毒、转基因、添加剂、疫苗、粮食(食物),以及更先进的DNA打印等生物技术来继续执行计划,手段明显变得更加先进、更加隐蔽了。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生物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使他们能够设计出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三维DNA形状,包括戒指、碗,以及二十面体的几何形状。



    据悉,这种技术能够让研究人员根据需要制造出DNA支架,来固定载色体蛋白质(模仿植物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和感光分子阵列,或创建新的药物运载工具,以及RNA疗法等。



    据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万特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用3D打印机直接打印DNA和流感疫苗。



    一些科学家提出,可以将信息存储在DNA中,因为一克DNA在理论上可以存储相当于5000万张DVD,而且可以持续稳定数百年。



    华盛顿大学Jay Shendure 教授团队所在的研究所提出了“DNA 打字机”的概念,记录和解码了机体内数以千计的符号、复杂事件的历史和短文本信息,并利用 DNA 打字机结合单细胞 RNA-seq 测序技术,重建了3257个细胞单系。



    2018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合成DNA的方法,使DNA打印成为可能。



    目前,基于DNA合成酶和TdT(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末端)的“DNA 3D打印机”已经在军事领域秘密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细胞组成部分的“生物聚合物”可以按分子打印时,一台DNA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出活的器官和组织,还可以在亚细胞水平上产生DNA特异性构建体,包括RNA,蛋白质,基因和单个核苷酸链,甚至可以打印整个染色体。



    当人类开始生物打印核苷酸时,此举意味着拥有先天性疾病的缺陷基因可以被健康基因替换,但健康的基因也可能被“问题基因”悄悄替换。



    当然,这一切可能都在“医疗与健康”的名义下不知不觉进行。



    成立于2014年的法国初创企业DNA Script公司、以及美国泰利斯科技公司以及英国Evonetix公司和Nuclera公司,都是首批颠覆DNA制造业的企业。



    法国政府购买了DNA Script的一个模型,以开发在遭遇生物打击情况下的紧急检测试剂。美国国防部的创新部门采取了类似措施。此外,在一系列名单中,还出现了新冠疫苗的开发者——美国药企莫德纳的大名。



    2021年春,法国国防部创新事务司拥有了一台脱氧核糖核酸(DNA)打印机。据称,这个工具只需要点击几下就可以创建、修改和组装生命的基础——细胞的生物程序。



    对于此类新技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处于立法空白的状态。



    有鉴于此,2023年5月10日,致力于减少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威胁的美国智库和全球性安全组织NTI(简称:降低核威胁倡议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



    “分散的生产意味着更加私密。一个心怀不轨的用户可以制造出特殊的DNA而不被发现。”



    该组织呼吁延缓该领域的技术进展,并主张:



    “这些设备需要新的治理和监管思维,防止被恶意参与者利用和发生灾难性事故。”



    由于DNA打印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保守估计在2-5年内,DNA Script与莫德纳等相关公司就能生产5000-7000个核苷酸长度的DNA链。如此一来,就足以打印某些生物体的整个基因组了。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